找到相关内容334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火宅的故事

    煎熬;目睹众生因为色、声、香、味、触等五欲的缘故,受尽种种痛苦;目睹众生因为贪婪追求的缘故,现世受种种痛苦,死后又有地狱、畜生、饿鬼的痛苦,即使生在天上及人间,又有贫穷困苦、分别离怨憎。总之,...这时,舍利弗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啊!我如今再不有什么疑悔,因为我已亲自在佛的面前接受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成佛预记。只是这一千二百个内心已证得自在境界的弟子,过去尚在有学的前三果修习阶位上,佛常教诲...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7295316436.html
  • 楞严神咒

    在当时的运输行业里是不常见的,甄明把这都归于佛力的加持、楞严咒的效用。   《楞严经》上说,"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所谓地狱、恶鬼、畜生、盲聋*'痖,怨憎、爱别离、求不得、五...就认出了坐在最前面的一尊佛:"对,就跟这个胖和尚长得一样,昨晚的和尚也是教我这样坐的。"单良对他说这位是弥勒菩萨,是下一个要成佛的菩萨,所以也叫弥勒佛。你的造化不小,能惊动弥勒佛来教你,将来你一定有...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8/12/19390917098.html
  • 中国茶道与佛教

    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集、灭、道”四第以为首。人生有多少呢?佛以为,有生、老、病苦、死怨憎、爱别离、求不得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2941011.html
  • 宗舜法师:略辨“爱自己的敌人”与“慈悲六道众生”

    发生了变化,苦乐的感受也随之改变。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指出:所谓幸福,只是前一欲望已经满足,而后一欲望还未生起的那一刹那间的感受而已。人的欲望如瀑流,是不可能有间隙的。这样,便注定了所谓幸福的感受也是无常的,紧跟在无常后的就是求不得怨憎、爱别离……从这一角度来看,“爱”根本就是“”的源泉。所以,世间有&ldquo...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5941718.html
  • 佛法义理(2)

    感觉到受是由嗔引起,我们要远离、要抛弃,但它又如影随形般地 穷追不舍,所以我们觉得。八中的生、老、病、死、怨憎五种属之。  2、坏:乐受以及顺乐受法变坏而引起的。我们享受快乐时,它却如朝露...、怨憎、爱别离、求不得及五取蕴。  1、生:每个人都有生,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 牢,痛苦极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5347720.html
  • 法念处戊、四圣谛

    涅盘的圣道。  一、谛(dukkhasacca)  「诸比丘,何谓圣谛?  生是;老是;死是;愁、悲、、忧、恼是怨憎;爱别离是;求不得是。简而言之,五取蕴是。  诸比丘,什么...而解释怨憎:  「诸比丘,什么是怨憎呢?在这里,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讨厌的、不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怀恶意者、心怀伤害意者、心怀扰乱意者、心怀危害意者,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549343.html
  • 从“人生难得”浅谈佛教的人生观

    无明的执著,导致欲望的满足,不是满足,而是一种自我的放逐,欲望带来更大更多的欲望。人往往被欲望所左右,为欲望的不满足而受煎熬这样的人生怎能不呢?《大智度论》中说:“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虐幻不真,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有八曰:生、老、病苦、死、爱别离怨憎、求不得、五阴炽盛...

    纯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1749640.html
  • 人间佛教之目的

    致使光明的心地变为邪恶,良善的人生变为凶残。而圣洁的灵魂,亦随著所造作的善恶业因,而招致生死轮回的苦果,不但生前要承受生理上生老病死,心理上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与人事界种种的冲击,自然种种...人生的痛苦,以获取真我生命自由平等的享受。   二乘圣人,虽然有机亲闻佛法,知道人生四大五蕴组合的色身,是无常的,的,空的,无我的;同时追究人生的,因集而有。集是什么?集是因,人生由于积集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0750165.html
  • 三界火宅故事来历----你能理解佛陀的苦心么?

    痛苦;目睹众生因为贪婪追求的缘故,现世受种种痛苦,死后又有地狱、畜生、饿鬼的痛苦,即使生在天上及人间,又有贫穷困苦、分别离怨憎。总之,三界是种种痛苦之海。而众生沉没其中,却一昧享乐游戏,不觉...三界火宅故事来历----你能理解佛陀的苦心么?  火宅的故事  --节选自法华经白话  这时,舍利弗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啊!我如今再不有什么疑悔,因为我已亲自在佛的面前接受了无上正等正觉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1351429.html
  • 红尘苦海漫

    作了入木三分的描写: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大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怨憎:人处在各种复杂..."(指一种固执的欲求、执著、贫爱)联结在一起,就产生万般贪欲,这就是"正取蕴"。   有了"正取蕴",就产生各种"",生、老、病、死、怨憎、爱别离、求不得等七种,每日里向五蕴扑来,人的身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33554447.html